移动端app下载

历史沿革
创校之始,与子念之

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学院宣告成立。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韦德官方网的诞生标志着新中国航空航天高等教育开启了新的篇章。一大批胸怀“航空救国、航空报国”理想的志士仁人汇聚京西柏彦庄,完成了为新中国培养红色航空工程师的肇创。

  1. 1951

  2. 1952

  3. 1985-1988

“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淞沪抗战后,面对沉痛的亡国教训,国人逐步认识到航空科技的重要性,“航空救国”的理念由此而生。

怀着这样的理念,许多爱国青年远涉重洋,赴欧、美学习航空知识,回国后克服重重困难,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创办航空系科,努力培养中国的航空科技人才。同样的理念,又吸引了韦德官方网有志者积极报考,钻研学习。这些航空前辈不仅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也为建国后发展航空工业和航空高等教育事业打下了根基。

清华大学 - 沈元

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学家和航空教育家。沈元早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学习航空,但在入学后的第二年“七七事变”爆发。国难当前,沈元和清华的老师、同学在艰苦的环境下先后在长沙、昆明研究、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留任清华航空系助教。1943年,沈元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提供的奖学金,到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航空系当研究生,1945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毅然回国任教,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航空科学与教育事业。

华北大学工学院 - 王俊奎

固体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王俊奎,青年时看到日本飞机经常在北平繁华地区低空飞行,挑衅、示威,深感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之痛苦和屈辱,下定决心赴美国学习航空。他先后在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工程学家”冯·卡门和世界著名力学家铁木辛柯门下受教。1947年太平洋恢复通航后,王俊奎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美国的高级职位、优厚待遇和科研条件,返回祖国。

厦门大学 - 林士谔

自动控制学家林士谔1935年9月进入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研究院学习,师从世界著名科学家、陀螺仪表专家德雷珀博士,入学后翌年即获硕士学位,1939年6月又获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飞机自动控制理论》中提出的高阶方程劈因解根法令导师都为之震惊,这即是后来被国际数学界以他名字命名的“林士谔法”。在异国的学业一完成,林士谔立刻返回祖国,投身航空教育事业。

北洋大学 - 王洪星

机械学专家王洪星1936年考入位于天津的北洋工学院航空系,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战争中,王洪星随校远赴西安继续学业,1940年毕业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数年后赴美进修实习,在那里,他学习到了美国的先进航空技术。回国后,王洪星去到北洋大学机械系任教,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他参加了创建北京航空学院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王洪星展开了为祖国航空教育事业服务的新篇章。

云南大学 - 王绍曾

航空教育家王绍曾早年留学法国,每当看见法国飞机在空中翱翔,他就想起在国内亲眼目睹日本侵略军飞机飞临北京上空的情景。于是,他断然放弃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的机会,转而进入法国国立高等航空学校攻读航空工程,并写下了“研习物理本夙志,为报奇辱改航工,他日应得偿宏愿,冲天铁翼啸东京”的诗句。作为该校惟一的中国学生,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航空工程师学位和洛氏(ROCHE)奖金,受聘于法国席格玛(SIGMA)航空发动机工厂任设计工程师。当欧亚间交通一恢复,他就立刻辞去条件优渥的工作,回到祖国,投身抗日的大后方。

西北工学院 - 吴云书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吴云书1942年从西北工学院航空系毕业以后,于1945年赴美国进修学习,1947年回国在母校西北工学院任教。1952年,吴云书参加了创建北京航空学院的工作。1954年,吴云书受组织安排筹建航空冶金专业,在一无学生、二无教师的条件下,吴云书和同事们不仅将系建了起来,还在1957年培养出了第一批研究生毕业生,他们中的有的成了航空冶金专业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有的后来还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川大学 - 饶国璋

热加工工艺专家饶国璋留法八年,历尽贫困艰辛,先后就学于法国汪朵孟公学、巴黎百科工艺学院和巴黎大学,后又在五六家飞机制造工厂里做工,参加了多种产品的设计定型、工艺制造和具体生产实践。从空气动力学、飞机设计、飞机制造到发动机工艺以及铸、锻、焊、热处理等生产技术,他都潜心研究、深入实践。最终带着当时法国甚至全欧洲最新的航空科学技术和汽车制造技术,回到了祖国。他设计和制造的中国第一架飞行教练机“成功第一号”,开创了中国飞机制造工业的新篇章。

中央工专 - 张锡圣

在火箭发动机高频振荡燃烧理论和流体润滑理论方面深有研究的张锡圣教授,曾经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在航空委员会机械处和成都第三飞机制造厂从事一线技术工作,后又赴美国丹佛航空学校及航空工厂进修和实习,1947年回国后先后在贵阳高等工业学校及中央工业专科学校任教。1952年,北京航空学院建立以后,张锡圣参与筹建了航空发动机系,并先后在该系及全院担任管理职务,为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付出了辛勤劳动。

建校初期的27名教授
建校初期的27名教授

屠守锷

浙江南浔人。20世纪3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留学,获硕士学位。

陆士嘉

浙江萧山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物理系。1937年入德国哥廷根大学,成为近代流体力学奠基人L.普朗特(Prandtl)教授正式接收的唯一一位中国留学生,1942年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柏林高等工业学校任助教、在萨克逊堡造船厂的柏林设计研究部任工程师。

宁 榥

北京市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40年获英国牛津大学科学硕士学位。

沈 元

福建福州人。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194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王俊奎

山西广灵人。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1936年,留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世界著名流体力学家冯•卡门(VonKármán),于1937年和1938年先后获机械工程和航空工程双硕士学位。1938年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师从世界著名固体力学家S•P•铁木辛柯(Timoshenko),于1940年获航空工程博士学位。

吴礼义

湖北天门人。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空气动力学博士学位。

李寿同

江苏淮安人。1926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机械系,1933年至1935年留学法国,并毕业于巴黎国航空工程大学。1935年至1937年在英、德、意等国留学与考察。

田培业

山西临汾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27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航空工程系。1927年到1930年任美国肯思腾飞机制造厂和克穆堂飞机制造厂工程师。

王洪星

湖南湘潭人。194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航空系,1946年秋赴美国伊利诺依州空军基地进修实习。

伍荣林

广东台山人。1935年毕业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徐鑫福

江苏灌云人。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曾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1944—1949年先后在美国康维尔飞机制造厂和英国格劳斯特飞机制造厂参加喷气式飞机等设计工作,并为英国皇家航空学会会员。

马恩春

辽宁沈阳人。1942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航空工程学系。1944年被派往美国康维尔及波音公司实习,并在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学习。

梁炳文

河南舞阳人。1938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1939年毕业于旧空军机械学校高班。

崔济亚

安徽黄山人。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系,1945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

罗德伟

四川三台人。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5年公派赴英学习,在布里斯托的英国飞机公司进修,获英国工程师协会会员资格

王绍曾

河北高阳人。1935年毕业于中法大学物理系。1938年获得法国里昂大学理学硕士,同年转入法国国立高等航空工程学校学习,1941年获得航空工程师学位。

林士谔

广东广州人。193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后赴美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航空工程,师从世界著名科学家、陀螺仪表专家德雷珀(Draper)博士,翌年获硕士学位,1939年6月获博士学位。

徐迺祚

江苏人。早年留学德国,获工学博士学位。

吴云书

陕西高陵人。1942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航空工程系。1945年赴美国进修学习。

饶国璋

江西进贤人。1917-1927先后在日本东亚预备学校、法国巴黎百科工艺学院、巴黎大学等校学习及在法国鹤尚、胥勒克等飞机工厂做工、实习。

黄逢昌

安徽合肥人。早年留学美国加州理工大学。

饶子范

湖南长沙人。193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机电系。1939年重庆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研究生毕业。1946年赴美国加州大学学习工程技术,曾任圣地亚哥飞机厂工程师。

裴烈钧

辽宁法库人。曾为黄埔军校战研班二期学员,曾留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瑞士炮校。

王德荣

江苏无锡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37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硕士学位。

程本藩

浙江杭州人。193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8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航空系获硕士学位。

曹金涛

河北满城人。1938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机械系,1939年考入成都国民党空军机械学校高级班,1943年起,先后入美国康索里德•沃尔特飞机制造厂、密执安大学研究院和英国格罗斯特飞机制造厂学习。

徐碧宇

江西贵溪人。193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工学院,193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研究班。1943-1946年在美国康索立德飞机制造厂实习、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机械系进修。